看《欢庆》一课的体会
新学期开学了,新一论达标课开始了,今天观摩许秀芳老师的《欢庆》一课的教学,课堂气氛和谐,教学情感优美,主体个性张扬,令人耳目一新。
一、课堂气氛和谐
教学中,和谐的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,如饮甘泉,人人轻松愉快,个个心驰神往。教师精神饱满,生动传情,学生情绪高涨,注意力集中,教育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,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,共同探求着。 二、教学情感优美
教学中,教师尊重学生生命的精神世界,创设了美、实、情、趣的语文教学情境,唤发出每个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,让他们在积极、主动、互动、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发展了语文素养。为了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情,教师首先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设了共同的桥梁,一开课就播放了人民群众欢度国庆的热烈场面,把学生带入自己与家人欢度国庆的美好回忆,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,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。接着引导学生以读悟情,安排了大量有层次,多形式的有目的的读,在读中交流,悟出读法,抒发情感,升华认识,引起共鸣,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的情感熏陶。教学中教师始终营造和谐、宽松、以学生为真正主体的学习氛围,让学生充满自信心地积极参与。通过语言激励,寓学于趣,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,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、方法、内容。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,如在教学“欢庆”一词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字、记字、写字,从而掌握识字的方法和规律,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。
三、主体个性张扬
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。在教学中,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,珍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见解,做到以读为本,让学生自主读书,在读中巩固字、词。让学生亲历问难、释疑、感受的过程,在读中积累语言、仿说,习得语言,让学生获得知识,提高实践创新能力,掌握方法,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改变关系和方式,实现自主学习。课改的新教材给老师和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。本课只有诗句,没有画面。教学中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,拓宽学生心灵的空间,师生合作,给诗配画,使简单的文字符号变地生动具体,从而填补了教材的空白,彰显了学生个性的亮点,使学生在想象中享受诗歌的意境。构建多元教学目标成为时下的新课题,开放无边界的广阔时空是学生学语文、用语文的大课堂,本课的语文训练是对教材及课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,教师让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带入课堂,以文为例仿说,教师以图范说,学生借图练说,其目的使学生在积累语言中学习运用语言,掌握语言的表达规律,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感。
总之,这节令人耳目一新的课,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一节课。